不是谁都愿意做权势者的爪牙口舌,那不是社会资源不对等,为了钱才去听话做事嘛。只要不是真的杀人放火,有些附和的事,多数人做了就做了,无所谓。

    闵稀不是有钱家庭出身,生来就有天才般的嗅觉和创意能力,是上天给她的恩赐,可能是她灵魂本源里的能量的外放。

    不管怎么样,闵稀要做的就是推广符合美学的优秀的东西,尽可能多的让大众欣赏到。

    在老话里说,闵稀做的事为大众谋福利,让他们欣赏到美术、音乐、影像的优秀作品,熏陶普通人的审美和品味,怎么不算是一种通俗的回馈社会、积德行善呢?

    对抗争斗本质上就是利益之争,利益具象化到风评、权势、财富等等。

    没人会关心和自己无关的事,或者对自己没有影响的事。

    有些社会课题,众人讨论本质上还是和社会秩序息息相关,往往被人忽略,而关注在争执事件上,背后的目的被多数人忽略。

    聪明的人自然明白。

    艺人靠舆论争执来博关注,就是一种创造文艺能力不足的表现。虽然适当的营销必要,但是没有内容的东西,靠情绪的推动不能形成真正的影响力。

    只要创作者加上管理专业技能,掌握有效的法律经济知识,了解世界形势,明白人心,加上资本,就能形成庞大的企业规模,未来不愁市场占有率。

    发展到后面,全能型人才、创作型人才最吃香。

    比如当初的谷笙,后来的巨头大佬姜乙、甘星、闵稀、金凰泫……

    这些大佬默契地选择磨灭极端不理智粉丝的地位,让他们边缘化。

    好公司的艺人规划好,不一定能获得公司实权,至少生活不会差。

    如果艺人能力特别强,有意愿的会往管理层培养。

    甘星这类大佬坐镇的大企业,培养出来的更多的是创作型人才,管理人才的艺人比较少见。

    某类能力就是比例会少些。

    管理不能情绪化,要识大体,明白轻重缓急,有很强的判断和决策力,不断学习进步,还有不可或缺的责任心。确实不容易在跳脱有魅力的艺人身上看到。

    闵稀直接对艺人说过:“看看其他有实力的艺人,境遇未必有你们好。你们能有这样的几个境遇,命好是重要原因。但是实力才是支撑走到最后的关键,别把眼界放在虚无的人气和运气上了,等运气没了,还能剩下什么?提升实力才是有智慧的人的选择。”

    这些话在有些人的耳朵里就是刺耳,有些人事后会觉得说的很对,还有些人完全认同。

    那位聪明人气高的爱慕闵稀的女艺人就是属于认同闵稀价值观的。不过有过一段时间逆反期,很快就调适好了。在公司的规划下,她只需要做好自己就够了,确实比大多数人幸运。

    “愚蠢的人和我走不远。”高级餐厅里暖黄的灯光映照着窗外的山景,城里灯火阑珊。

    “咦~你这话说的真冷漠。”姜乙夸张地呲着牙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