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商们开始动脑筋了,庞宁暗自偷笑。他相信,在利益的驱使下,很快就有一大帮人主动为他跑腿,任他差遣了。这些人各地的都有,有钱有能力,社会网络一张起来,绝对是一笔最宝贵的资源。
一屋子人又约好了贸易港口、入港信号等细节,才心满意足地结束了这次商业大会。
事情办完,庞宁马到功成心情愉快,带领一行人离开了周家。走了一会,赵如凑到庞宁旁边说道,“师父,这帮海商现在满脑子只想到赚钱,的确是豁出去了。但就怕过几个月,他们赚饱了,又有倒霉蛋被郑家打掉几条船,说不定又都缩回去了。”
庞宁答道,“要是没风险,有这么容易让他们赚吗?”庞宁看了看赵如,说道,“这郑家我是越看越讨厌,以为这南海都姓郑吗?老子迟早要会会那个郑一官。他妈的,这个娘娘腔到底叫郑一官还是郑芝龙?”
庞宁骂了几句,想了想又说“你带三万比索去,到府城招几十个木匠,开两条斯鲁普回科劳港,盯着林常厦把那种大快船给我造出来,他要什么给他买什么,尽快造出来船。再去马尼拉问问,看林名城能买到西班牙人的海船不?”
赵如吓得直吐舌头,啐道,“师父你也太狠了,就那种小船,你让我逆风开到科劳港去?”
庞宁被赵如说的有点不好意思,答道,“那有什么,那时打海战不也是开这个船,这季节又没有风暴。”
赵如摇头道,“打仗那是短途,一个礼拜的事。这逆风去马尼拉那边,说不定要跑一个月。师父你还是给我条红毛商船吧,我宁愿慢点!”
庞宁拿他没办法,点头答应了,又想起件事,嘲笑赵如道:“你这个没胆的雏!你上次到底破了那女人的处没!”
……
五月的小南关,天气已经很热,但更热的是烟熏火燎的玻璃作坊。付赛斯不顾一身的汗,一脸不爽地看着史班,用刚学的汉语结巴说道,“炉子!隔热!不动!”
史班摇了摇头,不知道怎样和这个西班牙鬼佬解释:这欧洲哥么,坚持他经典的玻璃制造方法,不允许史班进行任何改动。史班仅仅是要在炉子上开个口,做个搅拌棒,搅动熔融状态的玻璃液,也被这个玻璃匠严辞阻止。
史班没办法,找了个工匠把着西班牙人摁在一边,组织了另外一批工匠,强行对付赛斯造好的玻璃熔炉进行改造。
其实不能怪付赛斯守旧,要知道这年头,虽然玻璃制造方法已从威尼斯传出来,传到了各个国家,但也仍然是一门高技术含量的活儿,远不是可以轻易学到的。付赛斯只收了庞宁三百个比索,就把这门技术传了出来,很给海盗船长面子了。这也怪自己,当初要从家族里溜出来做水手。没在远东找到白银之国,却成了荷兰人的俘虏,然后又落入中国人的魔爪。
看到这些陌生的东方人,刚学会他的家传技艺,就要把这个炉子弄得一塌糊涂,他怎么能不生气?
史班也曾经自己试验制造玻璃,毫无悬念地失败了。要不是看了付赛斯怎样烧出那一炉无色玻璃,史班大概一辈子也没法对琉璃去色。史班对玻璃的理解,局限于在秦明韬电脑里看到的那篇短文,那里面有这么一句:“砂子、纯碱和石灰石按比例在一千度以上烧制而成。”
但付赛斯用的材料却多得多,包括长石、红丹这类帮助降低熔点的,以及硝石、萤石、硼砂和**等各种去色剂。看了付赛斯的烧制,史班才明白,靠自己试验,这些去色剂怕没有十年也摸索不出来。
但在另外一方面,史班也有强于付赛斯的地方。那篇千余字的短文,让史班知道需要再过几十年才逐渐成熟的玻璃退火技术,这样可以减少玻璃内部应力,使玻璃不那么容易破碎。他知道再过百余年才有人尝试的搅拌法,可以提高玻璃质地的均称。史班还知道在玻璃里面加入少量的铅,可以提高玻璃的可磨性。当然,铅含量比例还需要试验摸索。
付赛斯可怜兮兮地坐在边上,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炉子被史班糟蹋得不成样子。史班为了提高效率,干脆把那个熔炉做成了一个大型的坩埚炉。不过半个月后,付赛斯改变了看法,他幸运地发现,改造后的玻璃炉子虽然不成样子,还是能烧出玻璃的:史班实验性烧了几炉,成功烧出了无色的玻璃疙瘩。
但是史班要的远不是这个,这玻璃疙瘩付赛斯也能做,欧洲无数工匠都会做,甚至能做成五颜六色的,比这个更好。史班需要的是,超越这个时代的技术。
一个铅制的压辊在铁器工厂的机床上做好了,经过搅拌法生产的玻璃液被倒了出来,倾泻在一个铅平台上,被压辊慢慢压成一平方米大小的平板,逐渐进行退火操作。
玻璃液慢慢冷却了,付赛斯知道那块玻璃会因为太大而破碎,不忍心地闭上了眼睛。
但闭着眼睛的付赛斯却听到东方工匠们的一片欢呼,在这个“发明”了无数个第一的实验室里,这个时代的第一块“大块平板透明玻璃”,华丽地诞生了。那个什么来着,这是这个实验室的一小步,却是这个时代的一大步。
一屋子人又约好了贸易港口、入港信号等细节,才心满意足地结束了这次商业大会。
事情办完,庞宁马到功成心情愉快,带领一行人离开了周家。走了一会,赵如凑到庞宁旁边说道,“师父,这帮海商现在满脑子只想到赚钱,的确是豁出去了。但就怕过几个月,他们赚饱了,又有倒霉蛋被郑家打掉几条船,说不定又都缩回去了。”
庞宁答道,“要是没风险,有这么容易让他们赚吗?”庞宁看了看赵如,说道,“这郑家我是越看越讨厌,以为这南海都姓郑吗?老子迟早要会会那个郑一官。他妈的,这个娘娘腔到底叫郑一官还是郑芝龙?”
庞宁骂了几句,想了想又说“你带三万比索去,到府城招几十个木匠,开两条斯鲁普回科劳港,盯着林常厦把那种大快船给我造出来,他要什么给他买什么,尽快造出来船。再去马尼拉问问,看林名城能买到西班牙人的海船不?”
赵如吓得直吐舌头,啐道,“师父你也太狠了,就那种小船,你让我逆风开到科劳港去?”
庞宁被赵如说的有点不好意思,答道,“那有什么,那时打海战不也是开这个船,这季节又没有风暴。”
赵如摇头道,“打仗那是短途,一个礼拜的事。这逆风去马尼拉那边,说不定要跑一个月。师父你还是给我条红毛商船吧,我宁愿慢点!”
庞宁拿他没办法,点头答应了,又想起件事,嘲笑赵如道:“你这个没胆的雏!你上次到底破了那女人的处没!”
……
五月的小南关,天气已经很热,但更热的是烟熏火燎的玻璃作坊。付赛斯不顾一身的汗,一脸不爽地看着史班,用刚学的汉语结巴说道,“炉子!隔热!不动!”
史班摇了摇头,不知道怎样和这个西班牙鬼佬解释:这欧洲哥么,坚持他经典的玻璃制造方法,不允许史班进行任何改动。史班仅仅是要在炉子上开个口,做个搅拌棒,搅动熔融状态的玻璃液,也被这个玻璃匠严辞阻止。
史班没办法,找了个工匠把着西班牙人摁在一边,组织了另外一批工匠,强行对付赛斯造好的玻璃熔炉进行改造。
其实不能怪付赛斯守旧,要知道这年头,虽然玻璃制造方法已从威尼斯传出来,传到了各个国家,但也仍然是一门高技术含量的活儿,远不是可以轻易学到的。付赛斯只收了庞宁三百个比索,就把这门技术传了出来,很给海盗船长面子了。这也怪自己,当初要从家族里溜出来做水手。没在远东找到白银之国,却成了荷兰人的俘虏,然后又落入中国人的魔爪。
看到这些陌生的东方人,刚学会他的家传技艺,就要把这个炉子弄得一塌糊涂,他怎么能不生气?
史班也曾经自己试验制造玻璃,毫无悬念地失败了。要不是看了付赛斯怎样烧出那一炉无色玻璃,史班大概一辈子也没法对琉璃去色。史班对玻璃的理解,局限于在秦明韬电脑里看到的那篇短文,那里面有这么一句:“砂子、纯碱和石灰石按比例在一千度以上烧制而成。”
但付赛斯用的材料却多得多,包括长石、红丹这类帮助降低熔点的,以及硝石、萤石、硼砂和**等各种去色剂。看了付赛斯的烧制,史班才明白,靠自己试验,这些去色剂怕没有十年也摸索不出来。
但在另外一方面,史班也有强于付赛斯的地方。那篇千余字的短文,让史班知道需要再过几十年才逐渐成熟的玻璃退火技术,这样可以减少玻璃内部应力,使玻璃不那么容易破碎。他知道再过百余年才有人尝试的搅拌法,可以提高玻璃质地的均称。史班还知道在玻璃里面加入少量的铅,可以提高玻璃的可磨性。当然,铅含量比例还需要试验摸索。
付赛斯可怜兮兮地坐在边上,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炉子被史班糟蹋得不成样子。史班为了提高效率,干脆把那个熔炉做成了一个大型的坩埚炉。不过半个月后,付赛斯改变了看法,他幸运地发现,改造后的玻璃炉子虽然不成样子,还是能烧出玻璃的:史班实验性烧了几炉,成功烧出了无色的玻璃疙瘩。
但是史班要的远不是这个,这玻璃疙瘩付赛斯也能做,欧洲无数工匠都会做,甚至能做成五颜六色的,比这个更好。史班需要的是,超越这个时代的技术。
一个铅制的压辊在铁器工厂的机床上做好了,经过搅拌法生产的玻璃液被倒了出来,倾泻在一个铅平台上,被压辊慢慢压成一平方米大小的平板,逐渐进行退火操作。
玻璃液慢慢冷却了,付赛斯知道那块玻璃会因为太大而破碎,不忍心地闭上了眼睛。
但闭着眼睛的付赛斯却听到东方工匠们的一片欢呼,在这个“发明”了无数个第一的实验室里,这个时代的第一块“大块平板透明玻璃”,华丽地诞生了。那个什么来着,这是这个实验室的一小步,却是这个时代的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