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句话交流下来,赵大山已经没有先前那么紧张了。

    “住坐军匠?”

    朱由检的眉头紧紧皱了起来。

    大明最让人诟病的,就是这户籍制度了。

    匠户的儿子、孙子,子孙后代都只能是匠户。

    军户的儿子、孙子,子孙后代都只能是军户。

    除非经过科举,或者是皇帝特旨,否则就绝对不可能脱离原本的户籍。

    大明第一首辅张居正,就是军户出身,通过科举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朱由检抬头,再次环视一眼院子内数百名工匠,对方正化吩咐道:“让他们都起来吧。”

    “扶朕下来。”

    朱由检对窦美仪吩咐了一句。

    在工匠们的谢恩声中,朱由检走下步撵,等其站定后,抓过赵大山的双手。

    低头一看,上面满是血口,每一条纹路都是黑色,那不是脏污,而是苦难的证明。

    朱由检放下赵大山的双手,对其说道:“赵大山,如果朕废除你的匠籍,你可愿意?”

    闻言,赵大山顿时愣在了那里。

    兵仗局的一名佥书,赶紧对赵大山提醒道:“老赵头儿!皇上给你恩典,你还不快点接着?”

    经过他这么一提醒,赵大山也会反应过来,立即跪倒在地,对朱由检大声谢恩道:“草民赵大山谢皇上隆恩!”

    “起来吧。”

    朱由检将赵大山亲手扶起来,又对其他一脸羡慕的工匠们说道:“朕暂时不能解除你们所有人的匠籍,但是朕可以用银子雇佣你们为兵仗局做工。”

    “雇佣?”

    “这是真的吗?”

    “那是皇上,他能骗你?”

    “如果能给银子的话,那在这里做工也不是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