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人集议的顺利举行,让朱由检心中很是高兴。

    因为这代表着,大明的人能接受众人集议决策。而且参与决策的举人,会接受集议结果。

    这是朱由检推动举人集议、甚至允许国会设立的最大目的——

    把自己的意志转为众议,让所有人接受。

    这样他在改变税收等制度时,就能利用大部份人的赞同,推动自己的决策,把矛头针对一小部分顽抗的人。

    所以,在见到举人集议顺利完成后,朱由检心中已经决定,要在大明设立国会。

    国会设立这件事,被朱由检正式纳入计划,作为一项重点。

    不过,在此之前,还有一件事情需要完成,那就是增设县官的事情,需要通过廷议: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举人集议的结果想要被人接受,还需要展示力量。”

    “通知舆情司,朕之前吩咐的事情,现在可以执行了!”

    当天晚上,一份新发行的《京城晚报》,在头版头条没有刊登会试榜单,而是评论了白日里举人集议的事情。

    在盛赞所有举人按皇帝要求举行决策后,评论员又忧心忡忡地表示,如果增设县官的事情没有通过廷议,增加的这么多进士和副榜出身,可能会陷入无官可做的境地。

    号召所有举人,关注明日举行的廷议。并呼吁他们向朝廷大臣请命,通过增设县官。

    文章之中,甚至还列举了增设县官的好处,以及增加的花费。认为大明只需要付出一二十万石俸禄,便能让县治更为清明,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凡是有责任心的士子,都应该支持增设县官。

    这篇文章,得到很多举人的认同。甚至很多举人,商议着明日要去中军都督府衙门,向参加廷议的朝廷大臣请命。

    但是这种做法,又引来一些人的驳斥。因为这样做的话,是在威逼朝廷大臣。很多举人想到这件事的后果,产生退缩之意。

    尤其是那些没有考上进士、又没有参加明法科或明算科、也没有资格参加明经科和明书科的举人,退缩之意更甚。他们中很多人都觉得,这件事和自己无关,应该让有资格当官的操心。

    幸好,这样的举人并不多,在明法科和明算科成绩出来前,很多举人都觉得自己有上榜和当官的机会。

    他们大多数人,都有请命之意。

    这也是明法科和明算科的上榜名单已经出来,却没有被朱由检公布的原因——

    他不仅要在皇极殿公布名单,还要利用现在的这种形势,推动大部分举人。

    只是这些举人商讨来商讨去,对于向参加廷议的大臣请命,却又下不定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