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启现在落职闲住,听人说是在家乡修书。”

    “落职之前,担任礼部右侍郎。”

    没想到徐光启官职这么高,朱由检有些惊讶,觉得有点麻烦。

    如果徐光启官职不高还好说,把他恢复原职也没多少人在意。但是礼部右侍郎已经有资格担任大学士,贸然把徐光启恢复原职,可能带来不必要的猜想。朝中可能会有人觉得他发出信号,想要把内阁动一动。

    虽然他有调整内阁的想法,却是在扳倒阉党后。

    现在刚刚登极,不宜惹出风波。

    斟酌再三,朱由检向徐应元道:

    “朕听说徐光启和西洋人交好,在数学上有独到之处。”

    “如今气候反常,需要修订历法指导农时。”

    “你派人去问问徐光启,让他说说想法。”

    “还有,让他把修的书献上来,朕要好好看看。”

    徐应元闻言应下,知道徐光启已简在帝心。想着要如何交好对方,看看能不能引为奥援。一位有资格入阁的大臣,对于现在的他来说,还是弥足珍贵的。

    继续观看奏疏,朱由检又看到督饷、旌表烈妇等事,照例发给内阁,让内阁票拟。

    不过,对于票拟,朱由检也提出自己意见:

    “内阁票拟应该至少有两条,其中一条由首辅拟定或同意。”

    “朕要聆听多方意见,不能偏听偏信。”

    为自己加强决策权找了个理由,朱由检让徐应元写下谕令,自己御笔签押。防止他传口谕添油加醋,滥用自己名号。

    然后,朱由检又觉得不能对百官太过苛刻,要让他们受到自己的恩德,为自己说好话,又吩咐道:

    “百官辅佐朕登极有功,也应按例嘉奖。”

    “让内阁尽快拟旨,嘉奖有关功臣。”

    处理完这些,朱由检感觉身体实在疲惫,匆匆安排了其余事情后,很快沉沉睡去。

    只是,他能睡下,其他人可睡不下。阉党众人在知道刘诏领兵退去后,一些人已经隐隐察觉,魏忠贤大势已去。

    这种政变的事情,要么不做要么做绝,绝无虎头蛇尾、半途而废的道理。否则秋后算账,就是谋逆未遂,免不了大狱里走一遭,落个身死名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