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锂枝晶问题的关键,落在了电解液中一份常见的添加剂上。

    这个答桉让人有些意想不到。

    毕竟工业界和电池行业,一直以来都将解决锂枝晶问题的目光放在了人工sei薄膜或者电解液的锂盐上。

    在大部分的专家或研究员看来,这两材料才是关键。

    若非是带着二十年的眼光和经验回来,徐川也不会径直的将目光锁定在电解液上。

    常话说的没错,越是容易被人忽视的地方,越是可能滋生出最致命的东西。

    碳酸乙烯,这种作为几乎所有锂离子电池中都会添加的材料,对于锂电池的提升很大。

    只是,它可能也是造成锂枝晶问题的罪魁祸首。

    ......

    更换了电解液中的添加剂后,徐川对手中的新电池进行了多种测试,也同步制造了数份新电池,使用了不同的添加剂材料,来对之前的判断做一个验证。

    最终的实验和检测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的添加剂的确会影响到的新型人工sei薄膜的工作性能。

    其中碳酸乙烯、烷基磷酸酯等材料尤为严重。

    而有机磷化物、有机氟化物添加剂相对较轻,其中性能最好的氟代烷基磷酸酯甚至能让库伦效率达到99.98%。

    这一数据,足够让锂电池的充放电循环次数提升到四位数千次以上。

    这和目前的锂电池五百次的标准充放电次数相比,提升了一倍都不止。

    但与此同时,更换了碳酸乙烯后,锂电池的性能,从电池容量、到充电,放电速度、到电解液的活化性能都有了明显程度的降低。

    其中库伦效率最好的氟代烷基磷酸酯在充放电效率上直接就降低了百分之二十五左右。

    且外界温度越低,充放电效率受到的干扰就越大,而但温度过高时,电解液的不稳定性又会随之增加。

    如果温度过高,电池会出现鼓包、膨胀等现象。

    尽管目前的测试中暂时还没有出现自燃、爆炸等问题,但徐川知道,随着时间和测试次数的增加,如果利用氟代烷基磷酸酯代替碳酸乙烯的话,这些问题都会出现的。

    他可不想自己研发出来的电池,能堪比某星公司。

    随时随时会爆炸自燃的电池,容量再高也没什么用,安全性能根本就过不了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