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死得其所(2/3)
“嗯。”
书房内的气氛一时低落了下去。
杨菀之所在的云头村在大兴城西,而郭涛负责的村子在东郊外,所以这些日子杨菀之也不知道郭涛究竟发生了什么。
窦漪叹了一口气,缓缓开口,声音有些沙哑,有些无力:“我也是今天早上才知道的消息,人已经走了三天了。过劳。”
杨菀之有些痛苦地闭上了眼睛,从鼻腔里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
“报丧的人是连着他的尸首一起带回来的,他老家在山南道,冬官署给他备了一口棺材,他夫人和孩子七日后扶灵回乡。你若是有心,届时回来送送吧,毕竟同僚一场。”
“是,是要送送他。”杨菀之有些恍惚,她好像还能看见郭涛坐在她的对面,头发一丝不苟地裹进幞头里,大马金刀地岔开腿坐在小板凳上,一股匪气。
“他作为冬官,为营造而死,也算是死得其所了。”窦漪轻声说道,不知道是在安慰杨菀之,还是在安慰自己。
可能这就是他们身为冬官的宿命吧。
“窦大人,等在明宫完工,我想向天官署申请外调。”杨菀之和窦漪聊起了这件事,“我想去黔中道。”
“怎么会想要去黔中道的?”窦漪是支持杨菀之外调的,两人早就聊过这件事情,但他没想到杨菀之会想要选择黔中道这样的地方。黔中道在剑南道东、江南道西、岭南道北、山南道南,黔中道治黔州,领黔、辰、锦、施、巫、业、夷、播、思、费、南、溪、溱、珍、充等州。光是听着这些州的名字就可以知道,黔中道并不是汉人的天下,那里民族众多,信仰各异,无论是生活习俗、饮食习惯还是居住风格,都和中原相差甚远。
杨菀之道:“我听说黔中道那边有一种名为‘吊脚楼’的建筑,在建筑底部用支柱支撑,使得房屋悬挑在空中。这些吊脚楼多依山而建或依水而居,还能防止洪水虫害。我从未见过,因此很是好奇。”
“黔中道那地界,寻常官员都不乐意去,你倒是个有想法的。”窦漪知道杨菀之这是希望自己能给她出一些主意。有年轻人愿意去这些地方发光发热,他是很开心的,尤其是杨菀之这样的有能力有想法有抱负的年轻人。
窦漪思索片刻,建议道:“但你若是愿意听我一言,就不要去黔中道。黔中道一带素来是官员流放之地,并非全无道理。黔州下领的矩州一带为羁縻州,是古夜郎的地界。那里是五陵蛮的聚居地,是由五陵蛮自治的。而黔州、锦州等几个经制州,也在地方土司的统辖内。中央官员过去以后,基本上是有名无实。语言不通、文化不通,你若真的有意向,可以先去剑南道或者江南道历练一番,等你知晓了如何做好一方司空,再考虑要不要去黔中道。”
羁縻州是辛周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创建的一种特殊行政设置,以夷制夷,因其俗以为治,有别于一般州县。因为有了羁縻州,辛周由中央政府直接委派官吏进行管理的州,习惯上被称为“正州”,又称“经制州”。如今辛周在黔中道境内设置的羁縻州共有五十个之多,大部分在乌江以南地区。这些羁縻州的归顺,都有赖于月家军的功劳。
而黔中道也因为地处偏远,朝廷鞭长莫及,最初是由节度使管辖,后来慢慢发展成世袭的地方土司,说是土皇帝也不为过。这也是窦漪反对杨菀之去黔中道的原因。黔中道此等情况,便是一个成熟的老地方官都会觉得头疼,更不用说杨菀之了。到了那种天高皇帝远的地方,你在大兴的一切身份都是白搭。
当然,这也是杨菀之想去黔中道的原因之一。
不过,窦漪的建议,杨菀之也在认真考虑。她不了解黔中道是实,司空使的权力说大也大,说小也小,被地方官架空之事也并不是没有。
在明宫还有两年才能建成,她还可以考虑一段时间。
“这次雪灾,京畿道受灾如此严重,是我没有想到的。”窦漪叹了一口气。
他在岭南道做了十年的司空使,没有见过雪,更想不到雪灾能带来这么强的破坏力,单说云头村,大部分的村房都倒塌了,这是十分骇人听闻的。
杨菀之则拿出了另一张草纸,道:“大人,我这次倒是还有个新的发现。”
“且说。”
书房内的气氛一时低落了下去。
杨菀之所在的云头村在大兴城西,而郭涛负责的村子在东郊外,所以这些日子杨菀之也不知道郭涛究竟发生了什么。
窦漪叹了一口气,缓缓开口,声音有些沙哑,有些无力:“我也是今天早上才知道的消息,人已经走了三天了。过劳。”
杨菀之有些痛苦地闭上了眼睛,从鼻腔里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
“报丧的人是连着他的尸首一起带回来的,他老家在山南道,冬官署给他备了一口棺材,他夫人和孩子七日后扶灵回乡。你若是有心,届时回来送送吧,毕竟同僚一场。”
“是,是要送送他。”杨菀之有些恍惚,她好像还能看见郭涛坐在她的对面,头发一丝不苟地裹进幞头里,大马金刀地岔开腿坐在小板凳上,一股匪气。
“他作为冬官,为营造而死,也算是死得其所了。”窦漪轻声说道,不知道是在安慰杨菀之,还是在安慰自己。
可能这就是他们身为冬官的宿命吧。
“窦大人,等在明宫完工,我想向天官署申请外调。”杨菀之和窦漪聊起了这件事,“我想去黔中道。”
“怎么会想要去黔中道的?”窦漪是支持杨菀之外调的,两人早就聊过这件事情,但他没想到杨菀之会想要选择黔中道这样的地方。黔中道在剑南道东、江南道西、岭南道北、山南道南,黔中道治黔州,领黔、辰、锦、施、巫、业、夷、播、思、费、南、溪、溱、珍、充等州。光是听着这些州的名字就可以知道,黔中道并不是汉人的天下,那里民族众多,信仰各异,无论是生活习俗、饮食习惯还是居住风格,都和中原相差甚远。
杨菀之道:“我听说黔中道那边有一种名为‘吊脚楼’的建筑,在建筑底部用支柱支撑,使得房屋悬挑在空中。这些吊脚楼多依山而建或依水而居,还能防止洪水虫害。我从未见过,因此很是好奇。”
“黔中道那地界,寻常官员都不乐意去,你倒是个有想法的。”窦漪知道杨菀之这是希望自己能给她出一些主意。有年轻人愿意去这些地方发光发热,他是很开心的,尤其是杨菀之这样的有能力有想法有抱负的年轻人。
窦漪思索片刻,建议道:“但你若是愿意听我一言,就不要去黔中道。黔中道一带素来是官员流放之地,并非全无道理。黔州下领的矩州一带为羁縻州,是古夜郎的地界。那里是五陵蛮的聚居地,是由五陵蛮自治的。而黔州、锦州等几个经制州,也在地方土司的统辖内。中央官员过去以后,基本上是有名无实。语言不通、文化不通,你若真的有意向,可以先去剑南道或者江南道历练一番,等你知晓了如何做好一方司空,再考虑要不要去黔中道。”
羁縻州是辛周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创建的一种特殊行政设置,以夷制夷,因其俗以为治,有别于一般州县。因为有了羁縻州,辛周由中央政府直接委派官吏进行管理的州,习惯上被称为“正州”,又称“经制州”。如今辛周在黔中道境内设置的羁縻州共有五十个之多,大部分在乌江以南地区。这些羁縻州的归顺,都有赖于月家军的功劳。
而黔中道也因为地处偏远,朝廷鞭长莫及,最初是由节度使管辖,后来慢慢发展成世袭的地方土司,说是土皇帝也不为过。这也是窦漪反对杨菀之去黔中道的原因。黔中道此等情况,便是一个成熟的老地方官都会觉得头疼,更不用说杨菀之了。到了那种天高皇帝远的地方,你在大兴的一切身份都是白搭。
当然,这也是杨菀之想去黔中道的原因之一。
不过,窦漪的建议,杨菀之也在认真考虑。她不了解黔中道是实,司空使的权力说大也大,说小也小,被地方官架空之事也并不是没有。
在明宫还有两年才能建成,她还可以考虑一段时间。
“这次雪灾,京畿道受灾如此严重,是我没有想到的。”窦漪叹了一口气。
他在岭南道做了十年的司空使,没有见过雪,更想不到雪灾能带来这么强的破坏力,单说云头村,大部分的村房都倒塌了,这是十分骇人听闻的。
杨菀之则拿出了另一张草纸,道:“大人,我这次倒是还有个新的发现。”
“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