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项技术的出现,其实都有其意义,产生的价值多寡,就看如何合理利用这项技术,而这方面人工智能具有很大的发言权。

    自动人工智能升级之后,开始将其应用在了科研领域,他旗下掌握的技术越多,人工智能提供的科研辅助能力就越强。

    甚至还能从已有技术,扩展出衍生技术,这极大加强他旗下整个体系的科研实力和效率,促进了旗下产业以更快的速度发展。

    只是没想到,在他看来如此鸡肋的机器人,竟然引发了全球震动,带来的舆论影响力远超过当初他们发布跨时代电子产品。

    原本青龙科技公司只是试探一下市场反应,同时树立自身品牌形象,将青龙科技公司彻底和其他的科技公司拉开距离,形成品牌形象碾压之势。

    他们真正想要的是让无人机产品在全球大卖,因为相比起机器人价格昂贵,且实用性不高,无人机无疑就要有价值得多。

    便宜的无人机只需要2000多元,最贵的无人机产品也只需要100万元,可以满足各种人群对无人机的需求。

    其他的暂且不说,凤凰科技公司旗下的鹓鶵电子商务公司就采购了一批物流无人机产品,用于他们的末端配送服务。

    如果无人机末端配送服务表现不错的话,就有可能继续加大采购力度,到时候采购量就是以10万为单位了。

    像这样的末端物流配送无人机,一台的价格高达10万元,载重量为100公斤,配备先进的航电系统,技术含量非常高。

    满载最大飞行半径为20公里,可用于广大农村地区的快递投送服务,为居住在农村地区的居民提供到家配方服务。

    如果在县城物流中心配备1万台这样的无人机,就能满足整个县城区域内的物流配送服务,对物流配送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青龙科技公司认为光是物流配送需求的无人机,每年就可以给他们带来上百亿元的收益,如果将来电商平台经济更加发达的话,达到上千亿元也不是不可能。

    结果他们极度看好的无人机业务,竟然被他们只是当作展示的机器人给霸占了舆论主战场,有点喧宾夺主的味道。

    国内媒体,不管是大报还是小报,几乎清一色都将头版头条给了机器人,甚至有人直接使用了《机器人时代的开端》作为新闻标题。

    国内媒体几乎清一色都在畅享机器人到来的场景,有表示担心的,认为可能会和人类争夺工作机会,造成大量人员失业,社会稳定性会越来越差。

    还有可能会造成更严重的财富分配不平衡,甚至有人直接拿叶子书做例子,认为科技发展是好事,但是如果产生科技剥削,就严重违背了科技创造美好生活的初衷。

    大家都知道青龙科技公司是叶子书的产业,如果大量的机器人替代人类工作的话,叶子书的个人财富会进一步膨胀,但是百姓可能会进一步贫穷。

    这样的发展不具备可持续性,政府必须要出面做些工作,避免因为科技的发展,引发另类剥削,造成社会动荡。

    这是具有忧患意识的媒体,当然也有乐观的媒体,他们认为完全没有必要担心这些,因为这些问题都会自我调整和解决。

    例如初级劳动虽然被机器人取代了,但是却可以让人类从事更具创新的工作,获得更高的是收入,同时国家加大科技税收的征收比例,加大扶贫力度等等。

    因为整个社会是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一旦平衡无法保持,别说是普通百姓受苦,整个上层建筑都会坍塌,这是全社会都不愿意看到的。

    到时候,上层建筑为了能够保持平衡,必然会进行自我调整,将利益主动向更底层倾斜,这是必然的结果,不然就无法持续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