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嬷嬷早年是绣娘出身,只有苏苏不想学的,没有她不能教的。

    郑嬷嬷见苏苏这样,心思便活络起来,在徐府绣房来人时,特特少报了些数目。只等着过些日子苏苏学成了,让她亲手给徐弘简做上几件贴身衣物。

    苏苏关起门来过日子,不出去见人,但有人特意要来找她。

    二房的云姨娘。小丫鬟打帘子进来回话时提到这个人,苏苏听闻后愣了片刻才反应过来。

    云姨娘比她大两岁,从前也在膳房,后来被调到二房那边小厨房上当差,没过多久就被二爷看上收用了。听人说是二爷某夜里喝醉了酒,大丫鬟不乐意伺候,云姨娘被她们支去应对,才被看上的。

    云姨娘离开膳房后,苏苏就再没见过她。但云姨娘还在时,对苏苏虽算不上照拂,在那群欺侮苏苏的人中间,算是对她不错的。

    二房上上下下乱成一锅粥,前些时候二夫人和二公子同时盯上她,从此事上就可见一斑。苏苏打心底不愿跟他们打交道,犹豫了几息,还是让云姨娘进来坐坐。

    云姨娘在外等了不久,就见方才进去的小丫鬟朝自己走来。小丫鬟脸上藏不住事,她一看便知道自己来对了。

    果不其然,小丫鬟邀她进门。

    云姨娘在二房待了一年半,只有起初两三个月的日子好过些。后来二爷慢慢厌烦了她,又有新人进来,逐渐就将她淡忘了,现在一月能到她房里来上一次就算不错。

    没有伺候二爷的机会,又没娘家可以帮衬一二,为以后日子好过些,云姨娘把全部的心思放在讨好二夫人上头,二夫人先前想把苏苏塞到二爷房里这事,云姨娘也是头几个知道的。

    自从苏苏进了朝宁院,二夫人再也没提过这事儿。云姨娘冷眼瞧着,知道她是遗憾这事没成,但没胆子闯到朝宁院里去跟三公子抢人。

    二爷本来就不是老夫人亲生的。再加上如今大房上下都争气,连做侄儿的,都升得比二爷快,二公子又不中用。说句不好听的,过后几十年,二房还盼着在大房庇护下过日子呢,二夫人哪敢为了一个小丫鬟把人给得罪死了。

    而云姨娘因着是从膳房出来的,与二夫人比起来,和底下人走得更近,也就知晓二公子也曾对苏苏有意。

    在这趟浑水里能干干净净走出来,成为三公子房里的头一个。云姨娘觉着自己素日倒是小瞧了苏苏这个小姑娘。

    云姨娘忖度着,三公子既知道这些,还把她放在身边,该是极为喜欢的,不然如何能容得下?于是便想借着从前同在膳房的缘分,来看看能不能和苏苏再搭上关系。

    云姨娘揣着满腹心思往里走,不着痕迹地四处打量。

    朝宁院伺候的人少,外面的人不常进来也不敢进来。

    云姨娘头一次来,她侧头一看,墙角的那棵不正是二爷想送给上峰,结果花了几千两也没能到手的百年老树?

    照云姨娘看,这树也不见得有什么好处。可它寓意好,二爷说,大人家中的幼子打娘胎里体弱,费尽心思也养不好,送别的都不如这个贴心。

    云姨娘收回目光,把那点讶异装进肚子里,嘴角一牵,脸上端起笑意。

    掀帘子进去,略略一看,便知道苏苏这房里吃的用的,样样都不输二夫人房里的,只是少些华美精致的摆件,但那榻上垫的、手边放的,无一不是珍贵稀奇之物。

    云姨娘恍惚一想,这当是与表姑娘房中差不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