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好看但太贵,为了降低成本,她还是打算用陶罐,不是寻常的街上卖的那种普通陶罐,而是她精心设计过的。

    陶罐的形状下宽上窄,陶罐上画了简笔画版的蔬菜,还用连笔写了周记两个字,作为一个现代人,老字号的效应她太明白了。

    因此但凡从周家出去的跳水泡菜,每个罐子上一定要有周家独特的标志,所以装跳水泡菜的瓷器需要自己去定制。

    这方面清荷不懂,也没有认识的人,还是周大伯找孙满堂牵的线,才找到了靠谱的店家。

    因着她定制的数量大,且又是长期合作,店家爽快地降低了价格。

    定好陶

    罐,清荷又去凌老板娘的布店扯了布,准备给作坊的女工做工作服。

    她自己不会做,家里人也没有时间,干脆直接叫作坊的女工把布拿回家,让她们自己给自己做两身衣裳。

    并告诉她们,五天后要开工,让大伙抓紧时间把衣裳做出来,再洗一洗,晒一晒。

    当然除了做衣服,还要做头巾,口罩。

    要是客人吃得正开心的时候,看见菜里夹着头发,多影响食欲啊,同时也影响自家的口碑。

    给自己做衣裳,作坊的女工没有不愿意的,家里没余钱,便是想做新衣裳,也没钱买布。

    即便是过年的时候,家里扯了布,也得先紧着家里老人孩子,或者是家里的男人,最后才轮得上自己。

    这会东家拿钱买了布,叫她们给自己做新衣裳,一个个高兴得跟什么似的。

    桂花婶爱不释手地摸着手里的布,心头一阵感概,她五六年没做过新衣裳了。

    周老二家也太大方了,还没开始做工,就给她们做衣裳,还一做就是两件。

    高兴归高兴,就这样收下东西,她觉得心里有点过意不去。

    桂花婶斟酌了一下,还是下决心叫了声抱着元宵的万氏:“秋娘啊,要不,这布等以后再给我们吧,你们工钱开得高,咱们这些妇人能挣到钱已经很开心了,断没有还没开始做事就拿东西的道理。”

    “是吧,秋娘,你们大方对我们好,我们也得有良心,这布先拿去退了吧,这

    么好的布,花的钱肯定不少。”能被选中的,人品都不差。

    心里再想穿新衣裳,也过不去自己良心这一关,桂花婶之后,曾氏也跟着劝。

    就连杨氏都细声细气地说了句:“婶子,我穿自己的衣服就行,不用做新衣服。”

    罗氏带头将布放在桌子上,其余几人见状,也跟着把布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