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提前将准备工作全部做好。

    如果皇帝来了,那看到的肯定是一片辛勤劳动的盛况。

    甚至官员们也经常撸起袖子和裤子,下到田地里和老百姓一起锄草、播种。

    说不定连那个正在努力磨豆腐的王寡妇,也是某个官员在无数个夜晚勤劳而真诚的邀请之下,才肯出面一同演戏的。

    这也算是大明朝官场的一大特色了。

    但是,京城官员的消息传播速度,并没有崇祯的快。

    当消息刚刚传到大名府的时候,崇祯已经进入河南地界。

    河南地处中原,是农业大省,主要种植小麦。

    眼下已经是三月下旬,春暖花开。

    为什么到河南?

    原因很简单,因为当初福王在河南的田是最多的,其次是湖广。

    福王的田被没收后,是要按照北京的那套规矩分期卖给老百姓的。

    北京的这种模式运行了两年,事实证明非常顺利。

    顺天府将所有的流程都整理成了文档,河南的布政使还亲自到北京学习过。

    不仅如此,还印刷了大量的标准文档,由农务院垂直拨发下去,各地新任职的农政官员全部要学习。

    还有各地的税务府衙门,也全部要按照顺天府的税来收。

    至少表明的工作,北京是全部做到位了。

    但是,很显然,不用想。

    特么的地方上的官员该吃吃,该喝喝,该霸占良田的霸占良田。

    三月下旬的气候回暖,南方阵阵。

    很快,崇祯便南渡黄河,进入到开封府。

    天色渐晚,行到前面的一处河流,夕阳映照得河流波光嶙峋。

    古代没有工业污染,天空湛蓝干净,自然风光倒是绝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