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呵呵”一笑,道:“小哥说笑了!”

    唐十三再对老人仔细打量,似乎越看越觉得老人不同凡人,道:“唐十三冒昧的问一句,老人家仙居何处?”

    老人捋了捋颌下灰白的胡须,道:“太虚山,无极观。”

    天下哪有什么“太虚山”!可唐十三却是不知,只道自己久居深山,孤陋寡闻,惊呼一声,“呦!”急忙起身,跪在老人身下,道:“原来真是位老神仙,唐十三不知道老神仙法驾来到,还请老神仙莫怪。”

    “快起!快起!”老人右手成掌,横在胸前,轻轻上抬,道:“老朽不过在山野间枉活了几年,万万不敢当此大礼!”唐十三只觉得有一股无形之气将他缓缓托起,一时间惊得目瞪口呆。

    老人微微一笑,随手拿去唐十三吃剩的腊肉,咬下一块,加一口老酒,不紧不慢的吃喝起来。

    唐十三对老人已是敬若神明,此时见他竟然吃食起自己剩下的腊肉,急忙道:“老神仙稍等。”重新取来两条腊肉,用手掌擦了擦其上的浮灰,捧在掌心之中,双手奉上。

    老人怔怔的看来,面上似有疑色,而后用眼神示意唐十三将腊肉放在木桌上。唐十三会意,用皮袄擦了擦脏兮兮的木桌,面带恭敬,将两条腊肉供奉其上。

    这时,铁锅里的姜汤也已煮好。唐十三取了只泥碗,盛了半碗姜汤,递与脸色苍白的少年。少年略微迟疑,可还是接去了泥碗,三两口便把滚烫的姜汤灌进了肚去。

    “十三叔?”伴随着一声呼唤,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拉开房门进了屋来。

    老人径自吃肉喝酒,对少年的来到本未在意。不知为何,他的耳朵突地一动,猝然间,他猛的转过头,双眼紧盯着刚刚进门的少年,眨也不肯眨上一下。

    少年自从进门之后便开始拍打身上积雪,冷不防瞥见屋内歇脚的一老一少,先是愣了愣神,而后顺着土阶行下,将手中的两只山鸡丢在墙角,看了看唐十三,再看看客人,似在询问。

    唐十三笑着斥道:“虎子?这么大的雪也跑出去耍?”一边打扫着少年身上的残雪,一边又道:“还不见过老神仙和这位小哥?真没规矩!”

    少年很是腼腆,头也不抬,嘟囔道:“见过老神仙,见过小哥。”

    老人默默的看着少年,瞳孔渐渐收缩。原来,这个被唐十三称作“虎子”的少年身上只穿了条大号的短裤,除此之外全身上下再无一物。

    猛的,老人双眼又是一亮。却是虎子的身上开始升腾起层层雾气,那些因为霜雪融化残留在他的身上的水渍竟在片刻间被他体内散出的热气烘烤得一干二净。

    老人还在盯着虎子,由上至下,将他仔仔细细打量个遍。渐渐的,他眼中开始散发出异样的光芒,便如同一位久居山中采玉的石匠,不经意间发现了一块无与伦比的绝世美玉一般。

    唐十三注意到老人的变化,笑呵呵的道:“这孩子是我大哥六年前的冬天在山里发现的,大冷的天儿,他就光着身子躺在雪地里。我大哥当时还以为是个人参娃娃,赶紧拿出根红绳系住他的脚丫,生怕他跑了。可到了后来才知道,哪是什么人参娃娃,就是个孩子!”

    老人的目光自虎子身上转回,抿下一口酒,道:“好!好!好孩子!”

    唐十三随手拎起墙角的山鸡,一边收拾一边道:“这孩子学什么像什么,您老看看,”提着山鸡对老人晃了晃,“这么急的风雪,就是我们这些老猎手也不敢出去狩猎。他一个孩子,愣是弄了两只山鸡回来!”

    虎子蹲在墙角,帮忙收拾着山鸡,道:“六叔说过,风大雪疾的时候,别的猎物都闭洞不出;山鸡没有洞穴藏身,只好躲在山坳里,动也不动;只要摸准了山坳,这些山鸡没得跑,一逮一个准儿。”

    唐十三道:“你六叔也是胡吹,怎么不见他大雪天跑去山坳里捉山鸡,就知道糊弄你!”

    虎子憨笑着道:“几只山鸡哪还用得着六叔出手啊!六叔说了,大雪天儿,为了几只山鸡,不值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