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朝历代,君王无不以孝治天下,在人心中衡量他人好坏,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孝。

    眼下武曌就是用孝道来逼狴犴赴死,掏心救父,就是孝。不然,就是不孝。就算李治不怪罪,大唐臣民也不会让一个不孝之辈登上皇位。而让鸿呉子大张旗鼓地入长安,就是要引天下人注目。

    “好歹毒的心机。”狴犴暗中向龙椅后望去,心中暗骂。此时狴犴知道自己麻烦大了,掏心必死,不掏心则与皇位无缘。而且还不知道李治的心思,如果李治想活命,自己不掏心,也会被逼着掏心。

    就在狴犴危难之时,有玄武门守将进殿禀报,“陛下,弘福寺明安方丈在玄武门外求见。”

    “明安?他来作甚?”李治眉头一皱,喃喃自问。自玄奘取经归来,将经书安放在弘福寺大雁塔后,弘福寺就成了人间佛门圣地。太宗皇帝几次下旨册封,使弘福寺成了皇家寺院。那明安方丈更是太宗皇帝亲封的师,有入宫见驾的权利。

    虽说经除妖之事后,李治对佛门不怎么相信,刚要拒绝,就听那玄武门守将恭敬地说道:“启奏陛下,那明安法师说是要为陛下医病。”

    “哦?又来一个医病的?”李治闻言,眉头一挑。看出些端倪来。瞧了瞧鸿呉子,不禁想到:“佛道之争?”

    早年间的佛道之争,影响大唐上下,上至帝王,下至贫民百姓。这话不是夸张,想当年道门扶李渊,佛门助太宗,最后经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登基坐殿,尊奉李渊为太上皇。

    今日。鸿呉子前脚刚入宫不久,那明安方丈随后就到,却是让李治想起了佛道之争。不过那明安方丈既然是来给自己瞧病的,李治当然不会将他拒之门外,不管佛道怎么争,能治好自己的病就行。现在鸿呉子说要自己儿子心入药,李治真心舍不得。如果那明安法师能有别的法子,不光能给自己治病,还能保太子一命。何乐而不为呢?

    当听说明安法师是来皇上医病的,众人的心思不由得从太子李贤的身上,转移到那还没入殿的明安方丈身上。和李治想的一样,众人想的也是那明安方丈如果有更好的法子。不光能救皇帝陛下的,还能保下太子,岂不是一举两得?

    大殿中最高兴的,还属那太子李治。也就是龙子狴犴。刚才的狴犴真是有些万念俱灰,不想下一刻就有明安方丈入宫。狴犴虽不认得那明安方丈,但只要是和尚。对狴犴而言,就是自己人。自己人来,一定是来帮自己的。

    一时间,整个大殿内,连武曌和鸿呉子在内的所有人,都满怀期盼地等着那位明安方丈。

    鸿呉子轻捋墨髯,面上带着淡淡的笑容,似乎对佛门从中插上一脚没有半分不满,当真是一派有道全真的样子,让人不由得心生敬佩,特别是文武中一些信徒,更是恨不得扑到鸿呉子身前,听他谆谆教诲。

    可如果这些人知道此时鸿呉子想的什么,肯定会惊掉一地下巴。

    “师叔真是太厉害了,竟然连这个都能算到,真是最毒……”

    不一会儿,就有内侍引着一老僧入殿,只见这老僧白眉垂肩,面容祥和,身披袈裟,手持锡杖,进殿来双手合十,向李治微微一礼。

    这老和尚是太宗皇帝册封的法师,刚才众人没怪鸿呉子失礼,现在更不会怪他明安无礼。

    李治对这明安方丈抱着很大希望,此时见了他也不废话,直接问道:“法师此来,可是为朕医病的?”

    “南无阿弥陀佛!”明安方丈念声佛号,“贫僧此来,有一个医病的方,要献于陛下。”

    “哦?既有仙方,何不快快呈上?”

    明安方丈摇了摇头,“这方子易得,可方子中有味药引子,却是不易得。”

    听明安方丈这句话,李治感觉熟悉,微微一笑,反问道:“可是要九千九百九十九个小儿的心?”

    在众人的注视下,明安方丈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若能得九千九百九十九个小儿的心,的确可做药引,但陛下乃仁德君主,断不会用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