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者杀了唐怀壁,这次端掉了鸿云堡,让杨侗柳源这两家大豪强瞬间灰飞烟灭,“薛人屠”再次威震绥州。

    和上次斩首唐怀壁相比,这次的鸿云堡事件影响更大。毕竟杀一个唐怀壁,和中下层的仕宦百姓关系不太大。这次端掉的鸿云堡则是百年豪强,在绥州一带树大根深无人不知,和中下层的仕宦百姓的交集相当的紧密。随着刺史吴彦章的清算工作的进行,大量的田产和财富回到了百姓的手中,大量的奴婢回归了自由之身得以回去和家人团聚。

    绥州上下,一片欢腾。家家户户,对薛绍感激涕零。肆坊巷陌,都在流传薛绍的美名与功德。就连寺庙与道观这等方外之地,也因为玄云子的作用,开始为薛绍的美名之传扬而推助助澜。

    上任不过时日,薛绍的大名在夏州都督府治下的三州之内,如雷贯耳。有人闻他之名而胆战心惊夜不能寐,有人对他咬牙切齿恨不能生啖其肉。但是更多的平民百姓,则是对薛绍交口称赞,颂之不绝。他们无比庆幸,夏州都督府迎来了这么一位不与豪强俗吏同流合污的封疆大吏,一位敢作敢当能为主做主的父母清官。

    夏州都督治下还有延、银二州,薛绍上任之后还没来得及亲自到访。那里的仕民百姓们听闻了鸿云堡一事之后,已把薛绍视为了命运之神,日夜盼望薛都督的光辉能够尽快普照到他们的身上。反之,在那些地方作威作福纵横乡里的恶绅豪强,则是如坐针毡惶惶不可终日。已经有人沉不住气,主动跑到了夏州都督府“投案自首”,请求宽大处理。也有人不惜放弃了累世家业,携财产家眷仓皇出逃。

    “人屠”威名传之所至,魑魅魍魉望风披靡。

    柳源的一颗人头,仿佛比唐怀壁的那颗脑袋更有价值。

    回到绥州,薛绍进到刺史府。

    武懿宗见到薛绍,吓得菊花都缩紧了。或许打从生下来活到现在,武懿宗从来没有这样的害怕过一个人。哪怕是他那位堂姑母武太后,武懿宗都敢阳奉阴违。但是在薛绍面前,武懿宗感觉自己就像是一只刚出生的肉老鼠,碰到了一只饥肠辘辘的大花猫。

    薛绍并没有点破武懿宗与鸿云堡之间进行交易的事情,只是很平常的问了一句,寻找白铁余的军粮之事,办得如何了?

    武懿宗忙不迭的就把薛绍请到了粮仓,当面检视那些粮囤。并对薛绍说,在他的积极活动之下,绥州百姓有感于朔方军将士的作战之英勇与生活之艰苦,主动捐献了一大批粮食,现已收领在此只待薛都督验收。

    “请武将军,代我感谢绥州的父老。”薛绍说道,“此恩天高地厚,薛某必当还报!”

    “好说、好说。”武懿宗仿佛是习惯的头皮发紧,心想他这话怎么听着又有点冷嗖嗖的?

    薛绍掬了一捧粟米在手上看了看,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朔方军正当缺衣少粮,武将军你这真是雪中送炭。我既要感谢绥州的父老,也要感谢你。”

    “嗬,嗬,好说,好说!”武懿宗仍是傻兮兮的一个劲儿干笑,不知道该如何答话——天知道薛绍又在打什么馊主意?还是谨慎一点的好!

    “绥州父老捐献的这些粮食,我就厚颜收下了。”薛绍说道,“至于白铁余的贼赃,那是朝廷将要追查的东西,薛某可不敢染指。武将军办完了案子,不妨早些回朝覆命,以免朝廷不悦啊!”

    武懿宗心中一亮,这才仿佛明白了薛绍的意思。他心想,最初薛绍就是奔着白铁余的粮食来的,因为他的军队很缺粮草。若非如此,他也不会跟我斗将起来。现在有了这批“捐献”和查抄鸿云堡之所得,薛绍就放弃了白铁余的粮食,留给我拿去向朝廷交差,不再与我争夺这笔粮草。

    ——他怎会如此好心,将要放我一马?

    武懿宗心里嘀咕了片刻,小心的问道。“那,本将之前向薛都督借贷的那笔欠款呢?”

    薛绍转头看向武懿宗,意味深长的笑了一笑,一言不发,走了。

    武懿宗眼睛一直,你倒是说话啊?

    薛绍没有给出半句解释,直接带着近卫们骑上了马,扬长而去。

    “你究竟何意?”武懿宗在薛绍身后大声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