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应该啊,”沈绾绾还是不信,“若我伤了他,父亲肯定会罚我的,我不会一点印象都没有。”
“你小时候总被打,哪能每次都记住呢。”傅枕见缝插针地讽刺了一句。
沈澜表情纠结,想笑又笑不出:“爹本想是打你的,但是你把那块攥在手帕里,已经变得脏兮兮的月饼献宝似的给爹时,他就心软了,只罚你在院里站了半个时辰,这事儿便算是糊弄过去了。”
沈绾绾听完了沈澜的话,灰溜溜地垂下眼不做声了。这的确是她能做出来的事儿。
沈家人都偏爱她不假,对她严厉也是真。
沈绾绾小时候经常闯祸,上树掏鸟蛋,钻狗洞跑到街上去玩,和隔壁谢大学士家的女儿隔着墙扔石头,都是常有的事。沈擎舟深知一味纵容只会酿成大祸,所以见一次打一次,这导致沈绾绾总是习惯性的讨好沈擎舟,每每见到好吃的好玩的都会先给沈擎舟留一份,试图行贿过关。
“听到了吧,你还不承认!”傅枕愤愤地哼了一声,郁结道,“我本来想给三哥留一块来着,谁想到你像个小疯狗似的,见人就咬,疼了我好几天呢!”
这话实在太夸张了,沈绾绾看着他那张嘚瑟的脸,手心发痒。但是一想到他的脉象,又不由得一阵心疼,喃喃道:“我也不是因为馋。”
“好啦好啦,都是小时候的事儿了。”傅珩听完两人的叙述,终于在记忆里拼凑出了前因后果。
那日他从国子监回去的时候,傅枕就坐在静怡宫门口等他,远远地见到他便举起胳膊嚎啕大哭,给他吓了一跳。问傅枕所为何事,他又语无伦次说不清楚,最后还是德妃娘娘告诉他事情经过,他心里既生气又熨帖,一边盘算着以后从沈家公子处帮傅枕报仇,一边哄着他给他抹眼泪。
奈何傅枕好似受了天大的委屈,眼泪跟不要钱珠子似的噼里啪啦往下掉,怎么哄都哄不好,最后哭到打嗝,还拽着傅珩的袖子擦鼻涕。傅珩被他磨了一晚上,脑子晕乎乎的,便把报仇的事儿忘在了脑后。
他安抚地顺着傅枕的肩膀,满眼都是温柔:“知道你向着我呢,我心意领了,这事儿以后不用放在心上,沈小姐也说了不是故意了。”
傅珩看着已经长大成人的傅枕,心里说不出的慰藉。
先皇后去世后,傅珩便被她生前关系要好的德妃娘娘抱回静怡宫抚养。德妃娘娘对他视如己出,什么好东西都紧着他来,生怕先皇后的死会在他心里留下解不开的疙瘩。那些年,德妃娘娘对他可谓是尽心尽力,花在他身上的时间和心血一点不比傅枕少。
但是宫中最不缺少的就是闲言碎语,久而久之,寄人篱下的孤独感如浪潮般将傅珩吞没。他怕寒了德妃娘娘的心,逐渐学会了伪装,连皇上都以为他活得自在,只有傅枕看得出他独自一人的落寞。
傅枕比他小了三岁,蹒跚学步时就会用小奶音喊着哥哥往他怀里扑。小孩子的共情能力极强,不需要特定的语言说明就能清楚地感知对方的真实情绪。小时候的傅枕也不懂哥哥为何总是不高兴,他没办法帮他排忧解难,就只好像个小尾巴似的粘着他,把自己所有好吃的好玩的都送给他,希望他多笑笑。
那些年多亏了傅枕。傅珩一方面为了偿还德妃娘娘的恩情,悉心地将傅枕护在身后,国子监的皇子世子们看在他的面子上,没一个敢找傅枕的麻烦。另一方面,他将傅枕视为半个精神来源。傅枕除了话多没有半点毛病,是个顶招人喜欢的孩子,既善良又真挚,总能让傅珩感受到温暖和煦的生机。
傅枕其实没多生气,今日突然说起这事儿来只是为了嘲笑沈绾绾,如今目的达到了,还被傅珩顺了毛,心里别提多舒坦了,连带着看沈绾绾腰间的鞭子都觉得“眉清目秀,温婉可人”。
——其实就是被得意冲昏了头。
沈绾绾瞥了眼他傻了吧唧的模样,腹诽道:“笑吧,中毒了都不知道,看你还能笑到什么时候。”
用完午饭,众人就此做了别。
四人另一门功课不同,沈澜和傅珩选的是文学,准备好了接受“之乎者也”的熏陶。傅珩选的是书画,不知是不是看上了那里的姑娘。沈绾绾则留在此处,等膳堂的伯伯婶婶们得了空闲教她厨艺。
趁着膳堂众人还在忙,沈绾绾就被小黑带着四处转了一圈。
“你小时候总被打,哪能每次都记住呢。”傅枕见缝插针地讽刺了一句。
沈澜表情纠结,想笑又笑不出:“爹本想是打你的,但是你把那块攥在手帕里,已经变得脏兮兮的月饼献宝似的给爹时,他就心软了,只罚你在院里站了半个时辰,这事儿便算是糊弄过去了。”
沈绾绾听完了沈澜的话,灰溜溜地垂下眼不做声了。这的确是她能做出来的事儿。
沈家人都偏爱她不假,对她严厉也是真。
沈绾绾小时候经常闯祸,上树掏鸟蛋,钻狗洞跑到街上去玩,和隔壁谢大学士家的女儿隔着墙扔石头,都是常有的事。沈擎舟深知一味纵容只会酿成大祸,所以见一次打一次,这导致沈绾绾总是习惯性的讨好沈擎舟,每每见到好吃的好玩的都会先给沈擎舟留一份,试图行贿过关。
“听到了吧,你还不承认!”傅枕愤愤地哼了一声,郁结道,“我本来想给三哥留一块来着,谁想到你像个小疯狗似的,见人就咬,疼了我好几天呢!”
这话实在太夸张了,沈绾绾看着他那张嘚瑟的脸,手心发痒。但是一想到他的脉象,又不由得一阵心疼,喃喃道:“我也不是因为馋。”
“好啦好啦,都是小时候的事儿了。”傅珩听完两人的叙述,终于在记忆里拼凑出了前因后果。
那日他从国子监回去的时候,傅枕就坐在静怡宫门口等他,远远地见到他便举起胳膊嚎啕大哭,给他吓了一跳。问傅枕所为何事,他又语无伦次说不清楚,最后还是德妃娘娘告诉他事情经过,他心里既生气又熨帖,一边盘算着以后从沈家公子处帮傅枕报仇,一边哄着他给他抹眼泪。
奈何傅枕好似受了天大的委屈,眼泪跟不要钱珠子似的噼里啪啦往下掉,怎么哄都哄不好,最后哭到打嗝,还拽着傅珩的袖子擦鼻涕。傅珩被他磨了一晚上,脑子晕乎乎的,便把报仇的事儿忘在了脑后。
他安抚地顺着傅枕的肩膀,满眼都是温柔:“知道你向着我呢,我心意领了,这事儿以后不用放在心上,沈小姐也说了不是故意了。”
傅珩看着已经长大成人的傅枕,心里说不出的慰藉。
先皇后去世后,傅珩便被她生前关系要好的德妃娘娘抱回静怡宫抚养。德妃娘娘对他视如己出,什么好东西都紧着他来,生怕先皇后的死会在他心里留下解不开的疙瘩。那些年,德妃娘娘对他可谓是尽心尽力,花在他身上的时间和心血一点不比傅枕少。
但是宫中最不缺少的就是闲言碎语,久而久之,寄人篱下的孤独感如浪潮般将傅珩吞没。他怕寒了德妃娘娘的心,逐渐学会了伪装,连皇上都以为他活得自在,只有傅枕看得出他独自一人的落寞。
傅枕比他小了三岁,蹒跚学步时就会用小奶音喊着哥哥往他怀里扑。小孩子的共情能力极强,不需要特定的语言说明就能清楚地感知对方的真实情绪。小时候的傅枕也不懂哥哥为何总是不高兴,他没办法帮他排忧解难,就只好像个小尾巴似的粘着他,把自己所有好吃的好玩的都送给他,希望他多笑笑。
那些年多亏了傅枕。傅珩一方面为了偿还德妃娘娘的恩情,悉心地将傅枕护在身后,国子监的皇子世子们看在他的面子上,没一个敢找傅枕的麻烦。另一方面,他将傅枕视为半个精神来源。傅枕除了话多没有半点毛病,是个顶招人喜欢的孩子,既善良又真挚,总能让傅珩感受到温暖和煦的生机。
傅枕其实没多生气,今日突然说起这事儿来只是为了嘲笑沈绾绾,如今目的达到了,还被傅珩顺了毛,心里别提多舒坦了,连带着看沈绾绾腰间的鞭子都觉得“眉清目秀,温婉可人”。
——其实就是被得意冲昏了头。
沈绾绾瞥了眼他傻了吧唧的模样,腹诽道:“笑吧,中毒了都不知道,看你还能笑到什么时候。”
用完午饭,众人就此做了别。
四人另一门功课不同,沈澜和傅珩选的是文学,准备好了接受“之乎者也”的熏陶。傅珩选的是书画,不知是不是看上了那里的姑娘。沈绾绾则留在此处,等膳堂的伯伯婶婶们得了空闲教她厨艺。
趁着膳堂众人还在忙,沈绾绾就被小黑带着四处转了一圈。